重慶晚報——1998年3月12日 空中喜得點點翠 ——成都“屋頂花園”好新潮 短短幾年聞,成都市就出現了幾百處空中花園,其總面積達數萬平方米。以致單位分房,紛紛看好頂樓,一旦分得,便歡呼雀躍。 專業他的“屋頂花園公司”的出現,成為一個獨特而前衛的行業,使屋頂花園的建造一開始就具備相當的檔次。更令早期在屋面搭竹架或水泥廊架的人家,變得慘不忍睹。 屋頂花園的大批興建,使成都頗有領全國風氣之先的勢頭。仿佛巴比倫勝景再現,從而形成相當新潮的生活方式。也許要不了多久,人們就會用看待蘇州園林的目光,來觀察成都的屋頂花園了! 鳥兒飛來屋頂花園筑巢 西南航空公司的班吉祥家,是成都最早建造的屋頂花園之一。幾十種木 本、藤本、草本、灌木已形成茂密的私家園林。一年下來,光是葡萄就收獲20來斤。 去年4月底的一天,發現兩只白頭翁老在園子里飛來飛去,隨后就在紫薇旁邊高高的桂花樹上搭起窩來。一場風雨之后,還未搭成的鳥巢就漏了。女主人陳紅直說:“這鳥遭孽!” 不曾想5月1日清晨,他們上屋頂花園就發現,茂密的大梔子叢中黑乎乎一個鳥窩,已經搭成??纯催@兩只比麻雀大、白頭麻腹的鳥兒,把巢筑在不到一人高的密叢中,心中疑惑:它們真的會在這窩里生蛋? 5月2日,輕輕撥開樹枝看時,巢內已有一蛋。嗣后兩天,又產下兩枚。鳥巢至今還保留在大梔子樹叢里,幾只白頭翁時不時還回到園子里看看。 屋頂花園能引來野鳥筑巢,很能說明成都的私家空中花園的綠化水準。很多 人原以為,所謂,屋頂花園‘不過就是栽些花草,放點盆景。待到參觀過幾家見 花壇里居然栽著桃、李、櫻、竹、枇杷、柳樹、紫薇、垂槐等木本植物,棚架上是紫藤、七里香、烏鴉藤一類藤本植物,花園周圍的護欄,則攀緣金銀花、三月開、七姊妹這類的小藤本。再矮一個層次的。是杜鵑花、毛葉丁香、梔子花等灌木。最低層。才是草本植物。有的人家還嫌層次不夠,又在棚架上掛以吊籃、‘樹蕨,更有設置水池假山,池中養魚栽蓮的……整個形成立體綠化的布局。而且,綠化水準還在更新換代。 最初,成都的屋頂花園只追求達到綠化效果就行,不管植物的品種質量。冬青樹、毛葉丁香,都是很“賤”的東西,一栽就是10多棵。后來,東一棵西一棵地淘汰,換成黃桷蘭、金桔、枇杷等稍有品味的植株。講究的,花缽一律都用彩釉的。花的搭配上,原來的只求有四季花卉,次第開放。漸漸地又有了新的構思:分春花區、夏花區、秋花區……有的一個花壇全栽杜鵑花,到春天,杜鵑花開的十分熱鬧,形成搶眼的看點。不像過去,東一點西一點的花,顯得零散。又將常綠、落葉樹有機結合,十來株形成一個局部。有的將路徑抬高,路邊草坪便給人不知多深的感覺。 經營得好的私家園林,已經不是公司,勝似公園。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成都屋頂花園的始作俑者,竟是退休老人吳少伯。 1982年,他所在的單位—市物資局為了解決儲藏橡膠的倉庫夏季隔熱降溫的問題,在當時空調還是奢侈品尚未普及的情況下,少伯先生查閱了大量的國內外相關資料,在看到國外有關綠化隔熱的資料后,決心在庫房定上搞“無土栽培”,他帶上一幫人,撿來20多車木屑,搬上屋頂,種上紅薯與蔬菜。8月1日,他走上屋頂觀看,眼前一亮:紅薯萌芽了!“這一天對于我來說非常有紀念意義:、吳少伯在10余年后都還這么說。 在這1100多平方米的庫房頂上,老人先后種下冬瓜、菠菜、茄子、葡萄等植物,園中還養雞百余只。職工下班了,多喜歡提上簍兒,上屋頂來“買菜”。作為觀賞植物,他也中了些桃樹之類。如今,桃樹都長成碗口粗細,在多年未曾添土的不厚的木屑中,樹根都裸露出來。當時的省市領導聞訊前來參觀,認為這里可以開一個現場會了。1985年,他帶著四大班子50余人前來參觀,之后,又屁事:“這很好,應向全國推廣。” “那是我的處女作”,老吳說。其后,他一發不可收拾:先是辦“綠化服務部”,隨后是成立屋頂綠化公司。 吳少伯在自己居住的三圣街頂樓,搞起帶有示范性的花園:用“兩油一布”(兩層瀝青,一層化纖布)作防水處理,以輕質量管材焊成漂亮而具有永久性的棚架,完善排水系統,甚至搞起噴灌。建水池,池邊有亭,亭上有小拱橋,橋下有游魚。花壇土改用大邑山上取來的植物腐殖土—泥炭,輕而黑如染料。運土的農民將一坨掰開:“看,中間是黃色的,風一吹,就慢慢變黑,這才是正宗的。泥炭還能燃燒?!笨蛻絷_一坨,竟發現里頭一匹樹葉輪廓,化石似得形成在泥中 。又篩選出四時花卉,草,木,灌夾雜。為此,他還獨自騎單車50里到溫江區聯系過苗圃……辛苦摸索出一整套科學而上檔次的屋頂花園的營造方法。參觀過老吳以及他幫建造的屋頂花園者,沒有不叫好的:“這里真想作深呼吸!”“誰人看了誰人愛!” 更大的動作,是租用位于成都市商業中心的商業場4千多平方米的屋頂12年,變荒廢的資源為還原。園中以鋁合金門窗等建成的軒屋;即作為自己的公司總部,也作為寫字樓出租。12年后,這一切都無償退還給了商業場。 這是一個大工程,須將幾百噸的泥炭、管材、花木等運上去。有的人主張買吊車,吳少伯沉吟片刻:”這樣吧,砸門學愚公移山精神,一點一點往上搬。”肩扛手抬的場面,甚是熱鬧。歷時一年,蓉城最大的屋頂花園建成,氣派之大,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屋頂花園新活法 有屋頂花園的人家,生活方式都有了變化。有事無事,都想朝屋頂跑,雨天也去。有的每天要上去兩三趟,上學的孩子,甚至把書拿到涼亭里去讀,好象上屋頂是有癮的。冬春,出了太陽,各家更有些躁動:收點陽光去!陽光照到哪里,都是散射的,唯照屋頂,猶如惠顧。坐在園中聊天、打牌、看書,打打瞌睡,均感落日熔金,黃袍加身,意氣風發。想想身居鬧市,居然就可獨坐綠圍,感受有錢難買金縷衣滋味,真有些不可思議。 人是艱辛動物,中年人為甚。忙碌,忙碌,忙碌成了過程,也成了結果。到屋頂,意識驀然醒來:這才是在休閑呀!這里又是最好的讀書、作札記的地方。天晴時,抬一張沙灘椅到露天處,寫作便來了情緒。在屋頂花園呆著,有“大隱于鬧市”之感。 老年人更喜歡屋頂花園。不再只是跳跳舞,或成天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生活又多了許多內容和樂趣。清晨,早早的就到園中,掃落葉,澆水,剪枝,除蟲,天天觀察哪種植物又有了新變化。哪顆葡萄紅了,被野蜂刺了,耗子偷了,他們都知道。聽見群鳥啾啾地來,偷吃掉樹上的石榴或者紅梅的骨朵,他們也不生氣,還笑嘻嘻地指給客人看。有的人一下班就進園,說是“呆半個小時眼睛都很舒服。居室,再裝修得好,只有變舊的。在花園里,經常都有新葉新生命,讓人覺得年輕。” 屋頂花園方興未艾 1993年,國家衛生城市考核鑒定組在蓉參觀了屋頂花園之后,有人稱贊道:這“為全國省會撼市帶了一個好頭。”之后,《羊城晚報》等載文稱:“前無古人的屋頂綠化工程在蓉布下陣勢…成都正在建設立體的都市花園”。 城市的擴容,綠地的縮小,是一個不間斷的社會進程。卻也使人生態環境充滿憂患。房屋修起來就不能“退屋還林”,它是永久性的。植被的銳減,使人對今后的前景,簡直不敢想下去。中國的城市人均綠地為4點2平方米,與世界存在較大差距。而聯合國對城市規劃的要求是,人平綠化面積達到30至40平方米。中國對城市的要求是10平方米。屋頂花園的興起,使建房占地之后,又出現了“返青”,對解決發展與環保的矛盾,具有戰略意義。少伯老人設想,全城若有三分之二的樓頂建起花園,綠化面積便將達到70%!空中鳥瞰,那是什么氣派? 成都市政府表彰十佳屋頂花園,有8家便出自少伯先生的屋頂公司之手,其中包括一家私家屋頂花園的園主。房屋開發商已經在售房時,使屋頂花園的開發形成待建格局。單位的住房也開始實行住頂樓的人家就擁有對應的屋面作屋頂花園的政策,而且先將上面用齊腰的女兒墻隔開,各戶自成天地,有門進入。綠化界已開始把養花種草稱作“城市林業”,并按《林業法》來規范群眾綠化活動,實行誰投入誰受益。 曾經,有住宅區的下層住戶聯合起來,告到法院,說是頂樓屋頂花園應該為公共所有,法院經反復調查,維護了綠化戶的權益,從而形成了具有法律示范意義的案例。 屋頂花園在成都的勃興,使頂樓走俏。房地產公司試著將屋頂剝離開來單賣:三四樓的人,也可以購買屋面建花園,不一定給要歸住頂樓的人家。市長本人,也選擇了頂天居家,和平民一樣用自己的手建設屋頂花園。屋頂花園的品味和材料也在不斷更新。有的人家不再使用泥炭,而是用更好的腐殖土——越西土作為花壇土。草坪燈開始用羅馬式六角燈代替原來的圓形燈。溫室的屋頂改扣板為波形琉璃瓦……少伯老人已不大帶人去參觀他的三圣街屋頂花園,說是已經落后了。 珠海人也受到了成都的屋頂花園熱的影響。一位阮先生說:“珠海是座花園城市,建筑也有特色,但屋頂都是灰色的,我想,綠化屋頂的事一定會搞起來?!鄙虾J芯G化委員會組織了16名區級干部赴成都考察;北京、廣東都有人要求和成都共商開發屋頂綠化大計;重慶人也十分熱心:山城高低錯落的建筑一旦搞起屋頂花園,將更為壯觀!而重慶菜園壩火車站的屋頂綠化方案已經形成…… 屋頂花園對都市人產生了巨大的誘惑,從而將形成“綠色沖擊波!” |